广州手机配件价格虚拟社区

中来股份:背板龙头,新型电池业务进展迅速6.12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中来股份深耕光伏行业,以背板起家,基于成本领先的涂覆型背板,结合Filmcutter的技术和市场公关能力,成为背板的综合型供应商,依靠背板业务在2017年Q1实现100%的增长。经过5年技术积累,公司切入高效电池领域,目前产能已达1.2GW高效电池,远期规划12.4GW高效产能,目前高效电池成本迅速下降,效率爬坡稳定,未来有望成为电池行业的龙头,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摘要

1.背板行业的龙头,转型介入高效电池领域:2015年底,公司集中发展太阳能电池背膜,并凭借技术创新,产能扩张和良好的市场公关,收入实现59%的复合增长。2016年公司介入高效电池领域,市场空间实现明显增长。

 

2.集约的投资,深入与产业链合作,快速的技术迭代,推动电池成本下降:公司与国内半导体企业合作开发离子注入机,大幅降低N型电池设备投资成本;改造电池电极线路分布,完善12主栅技术,降低银浆成本;同时与中环、隆基开展深入合作,实现N型硅片成本下降。

 

3.技术创新打造涂覆型背膜,公关能力推动公司成本综合背板供应商:公司独创涂覆型背板FFC,奠定背板行业地位,发展过程中为满足客户多样的需求,公司开发TPT和TPK,公司成为综合背板供应商,市场份额持续上升。

 

4.重视技术,激励研发人员。公司以研发见长,通过涂覆型背板奠定背板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为在电池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激励优秀人才,2016年公司又实施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激励对象除高管外,还涉及研发人员。


5. 投资建议: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涂覆型背膜成本上升风险、电池片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下表:以6月12日收盘价

一、背板龙头,快速进入高效电池领域


1.1背板龙头,布局高效电池业务

中来股份成立于2008年3月,并于2014年9月成功登陆创业板,是全球太阳能电池背板行业的龙头企业,背板市占率高达16%;

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电池技术,于2016年规划建设“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进入高效太阳能电池业务领域。

背板龙头企业:公司以涂覆型背板研发销售起步成长,凭借创新产品“FFC”涂覆型背板打开我国太阳能背板国产化进程,实现公司高速成长,在太阳能背板业务板块形成以“FFC”为创新主打产品的完整光伏背膜产品系列。

目前公司太阳能背板市占率达16%,是全球太阳能背板龙头企业,规划产能1亿平方米。

快速进入高效电池业务: 2016年公司非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3.5亿元投入“年产2.1GW 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当中,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生产商。

公司与2017年与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书》,公司将在衢州建设年产10GW N 型单晶 IBC 双面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并通过在衢州注册设立项目公司运营本项目。

1.2董事长创业经历丰富,股权集中

董事长林建伟有着多年的创业经验,曾经创办过浙江力宝,多彩铝业等公司,80 年代曾经创办过一家做胶的企业,市场份额一度达到80%。中来股份是他最晚创办的公司。公司主要股权由林建伟董事长及其夫人张育政所掌握,二人直接持有中来股份52.67%的股权。

林建伟对技术有着深厚的理解,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与高校合作的思路。正是这种思路使公司第一个研发出可靠的涂覆型产品,同时也积累了多项电池及组件技术。

1.3股权激励加码研发创新

持续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强:自成立以来,公司研发投入不断上升,研发成果丰硕,在背板领域累计申请专利84项、获得授权专利66项,在电池与组件领域累计申请专利59项、获得授权专利17项。除研发费用的不断投入,公司也通过股权激励技术人员。

限制性股票激励核心技术人员:为更好地促进高效电池片发展,公司全方位调整管理团队。公司于2016年9月27日公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481万股,占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17923.5万股的2.68%。公司计划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63人,包括公司公告本激励计划时在公司(含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下同)任职的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

从激励对象可以看出,副总经理刘勇占最高比重,是技术人员激励的典型代表。刘勇先生曾于2008年7月加入晶澳,担任晶澳董事兼资深副总裁并首席技术官,首席运营官,负责晶澳太阳能的所有生产和研发基地。其于2016年加入中来股份,为技术水平助力。

股权激励力度大,设定严格考核标准。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每股19.61元,即满足授予条件后,激励对象可以每股19.61元的价格购买公司向激励对象增发的公司限制性股票。该价格极具吸引力,激励力度大。本激励计划的解除限售考核年度为2016-2018年三个会计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

1.4公司业绩增长迅速,新业务即将发力

营业收入及净利润高速增长。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3.88亿元,同比增长89.05%;实现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53.37%。公司于4月26日发布一季度报,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161.54%;实现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100.34%。过去六年来公司营收复合增速达到59%,毛利润复合增速达到144.6%,均实现高速增长,未来随着公司高效电池业务的放量,将维持高速增长。

毛利率下降符合预期:公司毛利率自2011年以来的52.64%降至2016年的30.85%,一方面由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因此毛利下降在预期之内;而另一方面公司的毛利率稳定在30%,这依然是较高的水平。

二、扩张坚决,N型电池快速发展


2.1 N型电池是未来方向

在P型硅材料上扩散磷元素,形成n+/p型结构的太阳电池即为P型硅片;在N型硅材料上注入硼元素,形成p+/n型结构的太阳电池即为N型硅片。

目前光伏行业的硅片主要有P型单晶硅片、P型多晶硅片以及N型单晶硅片,以P型硅片为基底材料的电池为P型电池,以N型单晶硅片为衬底的电池为N型电池。

理论上来说N型电池优势明显:与传统的P型单晶电池和P型多晶电池相比,N型电池有光电转换效率高、温度系数低、光衰减系数低、弱光响应等,具备较大的效率提升空间和潜力,是高效电池技术路线的必然选择,且随着PERX、IBC、HIT等电池新技术的引入,N型单晶电池的效率优势愈加显著。(见表3)

量产过程中N型电池趋势明显:N型电池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可以通过各种技术的应用,使其效率得到不断提升。在现有可量产的组件中,转换效率最高的电池均为N型电池组件(见图),同时根据ITRPV的预测,随着新技术的使用,未来N型电池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上升,到2020年有望超过10%。

2.2 电池技术难度大

2.2.1 N型硅片产量相对较少


N型单晶硅片的制备对品质要求更高,拉晶环节成本难降,生产厂商相对较少:IBC、HIT等电池技术对N型硅片要求高,特别是对少子寿命、杂质含量、缺陷密度等衡量其品质的指标要求将更加严格。

目前国内能实现N形单晶制备技术且成本上可行的技术只有改进CZ法,CCZ法由于其技术上的难点尚未实现国产化,而普通CZ法制备N型单晶硅片成本较高(见表)。

单晶硅片企业产能爬坡缓慢:另一方面虽然单晶硅片企业都在扩产,但是产能爬坡缓慢,且N型单晶硅片生产商相对较少。

需求量提升有望快速实现P型与N型价格一致:目前龙头硅片企业隆基、中环均具备成熟的N型生产工艺,同时成本有望实现趋同;目前需求不足,导致产线切换损失产能,未来需求量提升有望快速推动上游P型硅片与N型硅片价格一直。

2.2.2 N型电池片生产工艺复杂


N型电池要达到更高的转换效率,必须对电池结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扩散、钝化等环节对材料和技术的要求更高,目前的生产技术难度相对比较高。

表面钝化技术:N型电池制造中,硼掺杂p+发射极的钝化是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SiNx钝化方法对p+发射极少有成效。目前工业化应用方法为等离子体增强气相沉积(PECVD)SiOx/SiNx钝化叠层和原子层沉积(ALD)氧化铝涂层法。前者会使硅表面产生一定的积累状态,后者效果良好,但沉积速度较慢。同时,新的钝化材料和技术正在研发中。

金属化技术:在丝网印刷金属方面,掺入铝的银浆,也成银铝浆,使得p射极电极接触界面结构和电导机制更加复杂。

P+发射极扩散工艺:P+发射极制程通常采用硼扩散工艺,这需要相比磷扩散需要更高的温度,使得电池制造过程更加复杂。P+前发射极电池制造需要利用热氧化法掩膜制作磷扩散背表面场。多次高温处理不仅热能耗大,还会大致硅片少子寿命下降。

N型电池制备成本较高:另外在目前来看,由于N型电池制备技术难度高,其在初始投资环节普遍有较高的设备投资成本;另外双面电池由于双面印刷,背银成本增加,HIT电池也由于低温银浆的使用成本较高。

2.3设备国产化与多主栅技术实现成本下降

2.3.1离子注入机实现国产,初始投资降低


离子注入机尚未全面国产化:国内厂家受制于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的国外垄断难以进入N型高效电池的生产(见2.2),而N型单晶双面电池生产过程中,只有磷离子注入环节所需要的离子注入机尚未实现全面国产化。

市场上离子注入机主要由美国和日本的厂商垄断,国内起步较晚。目前,国内仅有凯世通和北京中科信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两家厂商具备离子注入设备的研发、生产能力,且只有凯世通拥有用于光伏电池生产的离子注入机。

另,中来股份子公司杭州中来锦聚新能源持有凯世通5%的股权。

中来股份实现离子注入机的国产应用,总投资成本实现大幅下降:2015年公司从凯世通购买水平式离子注入机一台,实现磷离子注入设备的国产化应用。

此举使公司N型电池项目投资的磷离子注入设备成本从2000万下降到1000万左右,项目总投资成本从7000万/100MW下降到5000万/100MW,投资成本大幅降低。

2.3.2新技术提升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多主栅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电池效率、降低成本:晶硅电池电极是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印刷银细栅线和主栅线形成的,一般来说,栅线面积越小,遮光面积越小;栅线越多,栅线之间距离越小,对电流收集能力越强,从而电池的转换效率越高。

另外银浆耗量占电池非硅成本将近50%,而多主栅技术可以在保持或提高组件功率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银浆耗量,可以看出(见图),在电池功率损耗不变的情况下,12主栅技术的应用能节省85%的银浆耗量。

公司“N型单晶双面电池项目”中使用12-16主栅技术,实现降低电池成本:公司在今年底将实现12主栅在N型高效电池中的量产,16主栅技术也正在研发中。

目前公司电池的非硅成本在8.5-10美分/W之间,略高于PERC电池约7美分/W的非硅成本,而12-16主栅的使用能够降低银浆40%-50%的成本,根据我们的测算,该技术的使用将使成本降低0.85-1.15美分/W,12主栅技术量产后将实现与PERC电池成本差的进一步缩小甚至持平。

2.4 董事长参与定增,坚决扩张高效电池

扩张坚决:公司的技术是从PERT逐步过度到IBC,以其对离子注入机的理解为核心,公司产能扩张极其坚决,2016年决定投资N型双面技术,2016年底实现投产,2017年预计将实现1GW的销售。


董事长参与定增:2016年,公司非公开募集资金13.5亿,董事长林建伟将参与认购11.8亿,充分显示董事长对电池业务发展信心与决心。



三、拥有独特技术的综合背板供应商

3.1以技术驱动,大幅降低成本

中来股份以太阳能电池背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起家,主要产品为中等表面能四氟型太阳电池背膜,是光伏组件主要封装材料之一,它能够在户外环境下保护太阳能电池组抵抗光湿热等环境因素对EVA胶膜、电池片等材料进行绝缘保护。太阳能背膜产品是光伏产业链产品上唯一未实现大规模国产化的产品。

氟型太阳能电池背膜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种:复膜型与涂覆型,对应产品称为复膜型背膜和涂覆型背膜。背膜生产的原材料主要有PET基膜、氟材料和胶粘剂,其中核心材料是PET基膜和氟材料,PET基膜主要提供绝缘性能和力学性能,但耐候性比较差,需要氟材料提供耐候性和阻隔性,同时氟材料具有优良的绝缘性。

影响复膜型与涂覆型背膜成本最重要的因素是氟材料。复膜型背板所用的PVF氟膜壁垒高、长期由国外杜邦等公司垄断,高质量胶粘剂也依赖进口,PVDF氟膜现在已有国产替代产品。而涂覆型背膜的生产工艺简单,原料国产供应充足,因此相比之下涂覆型背板的成本更低。

公司独立研发创新型涂覆型背膜,掌握核心技术:中来股份自主研制出FEVE氟碳涂料,并通过一系列技术形成FFC涂层氟膜,开发出中等表面能四氟型太阳能电池背膜,此项技术突破国外市场长期以来的技术以及产能限制,已通过德国、美国、日本太阳能电池背膜认证。与复膜型背板相比,中来股份的涂覆型背板不需要使用胶黏剂,一体化程度高,层间结合力强,不产生分层。而与单面氟膜复膜型的TPE/KPE 产品相比又能有效应对紫外线,避免组件泛黄、发脆等问题出现。

依靠核心技术成本大幅降低:涂覆型产品成本低的原因是工艺上比复膜型简单,而且原料又是国产供应量充足。但涂覆型要达到一线厂商的要求却比较难,目前国内能够量产涂覆型背板的只有中来、福斯特和乐凯,然而只有中来一家在一线厂商的供应链体系。从各公司的成本对比图(见图13)可看出,台虹科技主要产品为TPE和TPE,关键材料Tedlar膜受到美国杜邦公司的垄断,几乎没有降成本的空间,毛利也仅有10%-15%的水平;回天新材早年也以TPE背板为主,可看出中来股份通过创新的FFC涂覆型背板,在2014年前拥有绝对的成本优势。

3.2综合背板供应商,全球龙头

国产PVDF氟膜逐渐代替进口PVF氟膜,复膜型背膜成本下降:由于美国杜邦公司对PVF氟膜的垄断导致成本高居不下,国内以福膜科技为代表的企业进行自主研发,掌握PVDF氟膜的制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国内复膜型背膜企业回天新材和苏州赛伍转向KPE、KPK背膜产品的生产,KFB和KPK所用原材料氟膜是PVDF薄膜,2016年回天新材的背膜单位成本已经降至13.15元/平方米,已经接近中来股份,以PVDF氟膜为原材料的KPE、KPK等产品在成本上已有一定的竞争力。

公司转为综合背板供应商:一方面复膜型背膜部分原材料国产替代,实现成本下降,另一方面客户对传统的复膜型背膜有一定偏好,因此中来股份2014年开始供应TFB结构等复膜型背膜,转为综合背板供应商。公司目前已经形成FFC(公司独创,涂覆型背膜)、TPT(双面氟膜)、TFB(单面氟膜)、KFB、KPK、透明背板等全系列光伏背膜的产品结构。

收购意大利Filmcutter,进一步提升技术和生产效率:2015年1月公司签订收购Filmcutter的太阳能背板资产,收入背板生产线,同时引入“单层PET背板高效复合以及熟化工程技术”。收购成功后,公司一方面获得国际技术人才和先进设备,利于公司技术的进一步整合与进步,另一方面公司背板生产效率与产量大幅提升,助力公司扩大市占率。

全球背板龙头企业:公司自生产背膜以来,每年产能利用率都超过100%,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公司拥有超过1亿平方米的太阳能背膜产能,已累计配套超过20%的光伏电站,光伏背板市占率全球第一,产品服务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背板产能第一,市占率继续上升,保持龙头地位:公司目前背膜产能超过1亿平方米,保守估计公司未来三年背膜产量分别为1亿、1.2亿、1.5亿平方米。据BNEF测算,未来三年全球光伏装机在悲观情景下分别可达到76.4GW、86GW和89.2GW。经我们的测算公司未来三年市占率仍将继续上升超过30%,未来将保持背板龙头地位。

附:光伏行业供需格局,高效产品将一枝独秀


经过2015-2017年产能的快速扩张,光伏行业各个环节的产能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过剩;同时由于中、美、日三国需求增长缺乏后劲,行业普遍认为新的一轮洗牌即将来临。故而部分投资者极为悲观的认为此次洗牌将会较2012年更为严重。

而我们则认为需求方面出现了内生性需求,而供给方面企业更加成熟、理智,供需格局可能有所恶化,但会好于2012年。

1、市场化的需求正在兴起

成本下降导致系统投资与度电成本均在过去2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组件从2016年年初55美分/瓦快速降至2017年34美分/瓦,系统投资成本也从7.5元/瓦下降至6-6.5元/瓦。

2017年Q1,部分国家光伏上网招标电价中已经出现了24.2美分/kwh的招标电价;此外,BNEF测算的光伏成本已经低于火电成本。

市场化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上升,长尾效应逐步体现,小国聚沙成塔。以智利为例,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每年新增700-1000MW。

对于美、日两国而言,补贴在逐步退出,但由于美、日高电价,其内生性更为清晰。以美国为例,2016年年底的100美元/MWH,带跟踪器的度电成本仅为83美元/MWH,而美国的居民用电成本为100-243美元/MWH,光伏的成本已经低于用户侧,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内生性增长已经具备。美国、日本的下降将会是缓慢的,而不是断崖式的下降(“201”法案的影响暂不考虑在内)。

中国市场的下降是必然,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内生性相对较弱,未来下降的程度难以预测。2017年由于分布式的爆发,预计全年装机量将达到25-30GW,而2018年在领跑者、扶贫和分布式的共同作用下,新增装机量将维持在20GW左右。

短期而言,国内2017年Q3需求有望强于2016年Q3。由于2016年领跑者示范效应和去年单晶组件高性价,推动了单晶组件在2017年H1的需求旺盛,价格上涨。领跑者项目考虑到投资成本的变化,尚未启动,预计该部分将支撑2017年Q3的需求。

美、日、中三国下降幅度有限,而全球内生性需求不断崛起,单纯应用补贴政策分析行业需求的方法论不具有完备性,在考虑到内生性的不可预测,我们对于2017-2018年的需求,我们认为大概率会是一个缓慢的增长的态势,而非下降。

2、企业扩产更有节制,高效产能利用率有望一枝独秀

产能过剩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产能利用率或出现下降:预计2017年底组件产能将达到100GW,全行业产能利用率将达到80%左右,2018年产能有可能达到110-115GW,届时产能利用率最差可能达到75%,届时全行业盈利状况较2015-2016年将会有一定下滑。

产能利用率下降是产业和资本的共识:根据历史经验,行业产能利用率跌至70%左右,行业的盈利情况将会面临挑战。2017-2018年的产能利率下滑产业和资本均有所预见,扩张产能上也以龙头扩张为主,中小型企业扩张明显有一定节制和约束力,预计2017-2018年产能利用率将明显好于2012年70%的状况。

单晶取代多晶趋势明显,单晶硅片扩张难度大:在目前的工艺水平下,单晶电池的转换效率比多晶电池转换效率高1.5%,价格多晶转化效率为20%,则单晶电池转换效率比多晶电池高7.5%,按照目前多晶组件34美分/瓦计算,7.5%的效率提升价值2.55美分/瓦 ,单多晶之间除了拉晶有一定差异,则后端制造成本完全一致。

目前以隆基为代表单晶企业,将拉晶成本下降至40-50元/kg,即每瓦仅1.9-2.3美分/瓦,多晶即使完成金刚线和黑硅改造,成本优势依旧不明显。

单晶硅片对工人和管理的要求明显高于多晶硅片,所以产能的扩张爬坡具有一定的难度,协鑫2016年年中产能已经投入,但是成本尚与隆基有一定的差距。

另,之前多晶的格局导致具有实力的单晶硅片企业已经不多,双龙头的格局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

附:财务预测表


分析师承诺

负责本研究报告的每一位证券分析师,在此申明,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游家训:浙江大学硕士,曾就职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中银国际证券,2015 年加入招商证券,现为招商证券电气设备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陈术子: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曾就职于光大证券,2015 年加入招商证券,研究新能源发电产业。

◾赵智勇:曾就职于艾默生、GE,2015 年加入招商证券,现为招商证券电气设备新能源行业分析师,研究工控自动化与信息化产业。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短期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强烈推荐: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20%以上  

审慎推荐: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5-20%之间 

中性:    公司股价变动幅度相对基准指数介于±5%之间  

回避:    公司股价表现弱于基准指数5%以上

   

◾公司长期评级

A:公司长期竞争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B:公司长期竞争力与行业平均水平一致

C:公司长期竞争力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行业投资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推荐:行业基本面向好,行业指数将跑赢基准指数 

中性:行业基本面稳定,行业指数跟随基准指数

回避:行业基本面向淡,行业指数将跑输基准指数

重要声明

本报告由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编制。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基于合法取得的信息,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本公司及其雇员不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

本报告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否则,本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扫描二维码,持续关注

公众号ID:jiaxun-you

【领域】电力设备、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

【业务】研究、证券化、投融资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