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手机配件价格虚拟社区

社区大爷要办名表展 改革初期“万元户”最爱石英表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三里桥社区汪一飞大爷年近古稀,从小出生在富裕家庭,有名表情结,退休后买了一只浪琴金表自戴,还热衷于收藏各个年代名表,且计划举办一次名表展。在汪大爷的约1000只收藏品中,仅民国女表就有800多只。汪大爷介绍,很多石英表现在大众化,但在改革开放初期,是先富起来“万元户”的身份标配,相当于普通工人的两年工资。


受父辈影响,退休后圆金表梦

汪大爷是上海人,父亲原来在上海滩做毛料生意,当时在上海南京西路上有一座别墅。上世纪40年代,汪大爷的父亲与另外9位老板,在瑞士定制10只英纳格小三针金表。这只表一直陪伴他父亲到90多岁。

汪大爷从小就想有一只金表。1965年,19岁的他来扬工作,由于工资不高,金表梦直到退休后才实现。汪大爷花近9000元买了只浪琴金表,如今天天戴在手上。

汪大爷儿子从小学4年级开始收藏古钱币,在国内收藏界很有名气。受儿子影响,汪大爷退休后一度爱好收藏照相机,但买了金表后,就热衷于收藏名表,这些名表基本上是网上淘来的。

石英表价曾相当工人两年工资

汪大爷介绍,别看现在电子表普遍大众化,但在改革开放初期可是奢侈品。改革开放后不久,国内出现首批先富裕起来的群体,时称“万元户”,他们最爱的手表是指针式石英电子表。

汪大爷收藏的名表基本上是买来的,保存在保险箱里。他拖出一箱手表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指针式石英电子表,表盖是蓝宝石,虽然看上去与现在做工精美的名贵机械表有落差,但它们曾经是“万元户”们的最爱。

据汪大爷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期,第一代电子表即液晶显示(又称数字式)电子表进入国内,时间不长即迅速大众化。第二代电子表即指针式石英电子表刚刚进入国内时,他哥哥在上海华侨商店用50张华侨券加80元现金买了一只,带回家后被扬州一位“万元户”看中,经朋友介绍以130元买走。

汪大爷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有位“万元户”请他从上海带一块指针式石英表的电池,结果发现这块电池竟然要价300元,而在除华侨商店之外的商场,一只指针式石英表更是要价1200元。那时他是4级工,月工资50元,相当于两年的收入。

准备办表展,民国女表有800多只

汪大爷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女表尤为关注,如今已收藏了800多只。个中原因是,那个时代能戴手表的女性,大多是中产以上家庭,因此较少,如今存世的就更少。另外,如今这些女表在网上出售的价格都很低,差不多是原来的百分之一,他买得起。

汪大爷收藏的六七十年前的名表非常多,他最中意的是一只“格拉苏蒂”表,这是名表中少有的德国产,当时以7000多元买进,而如今一块新表基本上都价值数十万元。

汪大爷告诉记者,他搞名表收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因为爱好。他计划在10月份搞一次名表收藏展,与手表爱好者一起交流。

文章来源:扬州日报


……………………………………………………

查找微信公众号【中国钟表培训基地】

让我们用匠心助发展,共建行业生态圈

美度领航者系列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