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手机配件价格虚拟社区

我想给你留下一个好印象!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本文内容由公众号「婴幼儿心理」提供
专业的婴幼儿成长百科 | kidslab

(文/编辑:小泡)


面对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剁手节,相信你应该已经开始搜索自己心怡的商品,而且每次几乎都会仔细阅读页面上的一条条买家评论,这些评论很可能会影响你的购买决定。另一方面,很多商家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换取你在评论时给出的五星好评,可见好名声是多么重要!

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了解他人的名声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伙伴——亲近好人、以及避开坏人。在合作性任务中,就连黑猩猩也懂得根据以往的互动经验,来选择一个好伙伴。名声的传播也可以有效地建立起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激励个体的合作行为,约束甚至惩罚其违规行为。

在我们不断地对他人做出名声判断的同时,我们通常还知道,自己也在不断被他人评价,而且通常十分关心这种“自我名誉”。我们甚至发展出了一种印象管理自我展示)的能力,也就是通过刻意改变自己的行为来影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有时候,仅仅因为知道有旁观者的存在(甚至只是因为墙上挂了一张有眼睛的图片),成年人就会调整自己的相应行为。


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对他人做出社会性的评价:他们更喜欢和一个帮助别人的玩偶互动,而不喜欢那些阻碍别人的玩偶。那么孩子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懂得爱惜自己的名声,表现出类似“印象管理”的行为呢

于是研究者找来了一群5岁大的孩子参加实验。实验中根据【帮助VS偷盗情境】、以及【有VS无旁观者】设置了四种情境。在有旁观者的情境下,除了作为被试的儿童之外,房间中还有另一个同龄儿童坐在距离被试一定距离的椅子上,围观了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全过程,不过在此过程中,这个孩子并不会与被试儿童进行交流(并给他带上耳机听有声书)。两个孩子原本也并不认识,所以可以排除熟悉性和权威性(不用害怕他人惩罚)的影响。

实验任务是一个“贴纸游戏”,在一张白纸上画着五种形状的符号,孩子需要将对应形状的贴纸放到这五种形状中。而桌上总是同时放着两张白纸,下面那张是给被试自己使用的;研究者还告知被试,上面那张是给其他的实验参与者使用的。

上图展现了偷盗情境下的任务,当孩子进入房间后,会看到各种形状的贴纸被随机摆放在上面那张白纸上,但这些都是给其他孩子使用的。随后研究者会递给孩子一个信封,里面装了给他们使用的贴纸,并且离开了房间。然而,研究者故意在信封里少放了一张星星贴纸,所以等被试摆放完四张贴纸之后就会发现这个悲惨的事实,这时候他们需要决定是否要从给别人用的贴纸中“偷”一张过来以便完成任务。

而在帮助情境下的任务中,当孩子进入房间时,会看到桌上的两张白纸都是空的,研究者先从一个信封里拿出四张贴纸放在上面的白纸上(缺少了星星贴纸)。然后拿出另一个装了贴纸的信封给孩子使用,并且告诉孩子:如果他们得到了多余的贴纸,既可以把它放在上面的白纸上给其他人使用(帮助),也可以选择把它放在旁边的小盘子里留给自己。接着研究者就离开了房间。

研究者关心的是,在这两种任务情境下,孩子做出的偷盗或帮助行为的数量;以及房间里是否有另一个儿童围观,对于被试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5岁的孩子已经像成人那样懂得爱惜自己的名誉了:他们在有别人围观的情况下,减少了自己的“偷盗”行为,并且增加了自己的帮助行为。他人“监督”对于“偷盗”行为的约束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可能因为“不能偷东西”是孩子很早就能理解的一种社会规则,所以对违反这一规则给名声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加敏感。

这种印象管理能力会不会是天生的呢?仍不满足的研究者继续找来了一群黑猩猩做实验。据说黑猩猩王国里存在地位等级的划分,为了提高名声的重要性,实验中的旁观者是由一位高地位的雄性黑猩猩来扮演,所以和这位旁观者“搞好关系”明显可以提升被试自己的竞争力。

在测试任务中,被试(下图左)有机会从自己的房间里拉动一根绳子,绳子与一块木板相连,这块木板上放着食物;然而只有另一个房间中的黑猩猩(下图右)有可能获得这个食物(不过由于墙壁遮挡,被试实际上无法看到这位食物“接受者”)。旁观者则位于中间的房间里。

类似前面的儿童实验,这里也设置了两种任务情境。上图展示的是“偷盗”情境,图中木板的初始位置可以让“接受者”很容易获取食物。但如果被试选择拉动绳子,就能改变木板的位置,导致任何人都拿不到食物。

而在帮助情境中,木板的初始位置并不在“接受者”能够得到的范围内。所以只有当被试选择拉动绳子时,木板才能移动到“接受者”可以拿到食物的位置。

当然在正式实验之前,首先会通过训练让黑猩猩熟悉这种复杂的装置,弄清楚怎么操作才能获得食物。然后再进行测试来考察它们在【帮助VS偷盗情境】、以及【有VS无旁观者】的情况下的行为选择。实验结果发现,黑猩猩并没有表现出类似“印象管理”的行为,即无论是否有人围观,它们的行为基本上没有任何改变。

为什么黑猩猩不像我们一样爱惜自己的名誉呢?研究者推测可能有两种原因。首先,黑猩猩缺乏一种高级的“读心”能力(具体参见猜猜我在想什么?——认识心理理论),它们可能无法理解他人心目中对自己意图状态的评价,换句话说,就是我不知道你是怎么认为我是怎么想的;而实际上,这种认知能力对进行策略性自我展示行为来说十分必要。其次,黑猩猩王国的社会结构特点可能导致它们并不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举个栗子,地位高的黑猩猩可能会去阻止地位低的黑猩猩的偷盗行为,但是这种行为规范仅仅停留在行为层面上,和名声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它们缺少动机为自己创造好名声

而作为人类,我们不仅从小就懂得要爱惜自己的名声,而且还能够根据社会互动对象的特征来灵活调整自己的“印象管理策略”。这种社会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约束自我行为,同时也能带给别人好心情,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迅速get这项技能的原因啦~


专业的婴幼儿成长百科

↓ 你还可以看一看 ↓

点击文章标题即可查看

 谁养育了利他的儿童?

 命中注定我爱你

 小婴儿也分敌我善恶吗?——谈谈朴素道德认知

更多精彩请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


本文参考资料:

Engelmann, J. M., Herrmann, E., & Tomasello, M. (2012). Five-year olds, but not chimpanzees, attempt to manage their reputations. PLoS One, 7(10), e48433.


【说明】文章内容为婴幼儿心理公众号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如有意见和建议欢迎向我们提出。


图片来源:百度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